• 视频
  • 文章
  • 专题
  • 演员
  • 角色
用户登录关闭
账号
密码
埃德蒙豆瓣7.8BD1280高清中字版

埃德蒙

扫描二维码打开

爱德蒙·罗斯丹(托马·索利韦尔饰)快到三十岁,结婚生子后创作堕入高潮,黔驴技穷的焦虑令这位巴黎十九世纪剧作家懊丧不堪。这时缪思却来了,一个令人心动的女孩宣示命运的嘲弄。他唯有经过协助挚友寻求女孩,同时把情事化为戏语,超出一切妒忌与痴狂,终效果一代喜剧好汉、一齣边写边排的神作。明天无人不知道《大鼻子情圣》,它的出生原本越发传奇。戛纳影帝奥利维埃·古尔梅饰演戏剧泰斗哥格兰,尽力催生旷世杰作,更为影戏添加无上魅力。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之——《埃德蒙》

“因为持久而不确定的爱一个人却不被人所爱是最至高无上的。”本周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的周限定影片是法国传记片《埃德蒙》,共有12名团友参与评分,收到11条短评,平均分7.0分。本片讲述了法国一个剧作家在结婚生子后个人创作进入低谷之时,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孩出现使他文思泉涌,虽然他自己有家室,但是他通过帮助他的好朋友泡妞来化作自己创作喜剧的力量,最终凝聚成《大鼻子情圣》这个流传至今的著名作品,而这一切,都来自对可遇不可求的理想情感的最终渴望,同时亦是浪漫情怀的一种延续。本片将这部戏剧的创作过程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节奏重新展现,较为舒适的观感也使得不少友邻们对这部片子赞赏有加:@沩7.6/10轻快愉悦的法式喜剧,片中展现的色彩美能让我感受到浓烈的戏剧感。艺术来源于生活,诞生于生活,谁能想到,如此一部著名的戏剧会来自于那些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巧合,戏剧的作者也真的是才华横溢!@油焖番瘸8/10戏中戏,比较轻松诙谐,法国人特有的浪漫腔调。伟大作品的诞生也可能是出于逼急了东抓一把,西拉一把赶鸭子上架搞出来的,足见创造力和随口诌的重要性。埃德蒙与妻子坦白自己从缪斯寻找灵感启发而非爱情,真的很触动人心,全然抛弃欲望的渴求,文字和情感带来的情绪满足。#deadline才是第一生产力#@MASTER10/10韵文不及散文,致使数年灵感枯竭;倾慕带来渴望,仅一夜间才思泉涌。舞台之上,尽被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所动容;帷幕之后,方知艺术的灵感竟来源于生活的真实写照。爱上了溢满的才华,却面觑着俊朗的外形,台前幕后演绎的就是那如戏如梦的人生。@无衣的小火8/10全片顺畅的运动镜头给人很强的代入感,原来从舞台望向观众席的视角是如此壮观。对美或者情感的渴望,何止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每个人生活的意义所在,更是一切人类进步的驱动力。如何能保持这种渴望,是需要我们用一生来学习的。林夕曾在《再见二丁目》中写道“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我想那也是一种气话吧,若真能忘掉渴望,那也很难拥有”岁月长衣裳薄“的愉悦心境了。@蚂蚁8/10用电影展现舞台剧,它是两种艺术形式的有机融合。创作与演练并行的方式很牵动人心。艺术是对生活的诠释,埃德蒙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灵感、挖掘渴望,仍能保持着超然的理智拒绝诱惑与欲望,更是动人之处。高潮部分舞台剧向现实布景的转换,如此浪漫,即使不知道舞台剧的剧情梗概,仍然能感受到人物浓厚的悲怮情感。同时,工厂大门的迷影情节也让我为那个电影萌芽戏剧盛行的时代而感慨。@cinedreamer_7.5/10将经典戏剧的创作过程用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重新展现,但绝不仅仅是喜剧,其中还暗含了很多讽刺(包括创作妥协于喜剧题材、被逼迫选择不合适的演员、贿赂拉拢观众等等)整体算是有功有过,剧情看完仔细想想其实有些“对付”,过程太顺利以至于完全想不到是真事改编,感情线的处理也比较草率;但抛开这些,流畅自然的运镜观感又真的好棒,再加上零零星星一些小笑料,整体看下来感觉还是非常轻松。结尾的掌声雷动不知怎的看得竟有点感动,甚至希望自己也正身在观众席之中。@董小__7/10片尾字幕一代又一代演员的接力,是在致敬剧作家的坚持,又是在延续经久不衰的浪漫。大鼻子情圣尽管在创作上受到种种束缚,可来源于生活的本质总是有办法打动人,影片结尾的皆大欢喜看起来更像是讽刺如今创作仍要妥协于喜剧,所以需要一段打破舞台限制的表达。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但它毕竟不是生活。诚然这部片子在节奏上比较讨巧,但是人物之间的情感以及戏剧和影视化处理上的割裂在某一方面也成为了本片的最大败笔,对于某些偏爱现实风格的朋友们来讲,确实很难从中找到共鸣,本片的标签虽然为喜剧和剧情,但是在风格化处理上仍然是偏向传记,而传记的叙事风格大多是偏向保守的,在风格化上难以做到出众,并且在缺少演技爆炸的演员的前提下,也比较难勾起大众的情绪,这也使得本片无法像《大鼻子情圣》那样成为一部大众经典。@佚名6/10仅仅说艺术源于生活或者高于生活是不够的,是浪漫的艺术源于浪漫的生活!@吃面不吃粉5/10如果单从纪念此戏剧的诞生史来看这部影片,它甚至都没能完成它的使命,如果从一部电影的角度来看,最大的问题出在人物形象设置上。话剧男主欣赏男主才华所以给男主机会但又把毫无才华的儿子放在话剧中,话剧男主的儿子靠bj完成对舞台恐惧的克服此类情节注定该片剧作失败,动机永远是凭空出现又为了情节凭空消失的,没有一个鲜活的“人”能活在这个虚构过剩的世界中。三星摄影一星,题材一星,一夫两妻一星,这个题材瓦尔达的处理是妻子自杀,洪尚秀的处理是跟女友走,侯麦的处理是再加一个进来一起爱,这种妻子理解的第一次见,不愧是法国人拍的。@鱼麦麦5/10如果对欧洲戏剧不够欣赏和了解的话,真的挺难看进去的。法国文艺青年的创作历程,失意作家和他的缪斯之缘,比较私人化的小品,坦白说我欣赏不起来。始终认为戏剧和电影还是有割裂感的,这是个足够精致和浪漫的故事,但好像还是更适合展现在舞台上。@LaughingGor6/10@Supremacyacron5/10艺术虽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舞台上瞬间的荣光属于演员,而剧本的永恒荣光却属于剧作家。片子里有点小聪明虽然无伤大雅,但是在处理上似乎觉得埃德蒙与剧本有一种距离感,这种距离感所产生的情感至少在我看来多少有点一头雾水,观感甚至还不及《莎翁情史》。莎翁情史(1998)7.31998/英国美国/喜剧剧情爱情/约翰·马登/约瑟夫·费因斯格温妮斯·帕特洛与本片题材相似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莎翁情史》同样也是探讨剧作家和缪斯之间的爱情,但《莎翁情史》更加的接地气,穷小子爱上白富美的烂俗桥段在彼时还是蛮受欢迎,并且莎士比亚的名气更大,更易于大众接受。而本片虽然也是一部像经典致敬的作品,也只是让大家记住了埃德蒙,记住了《大鼻子情圣》,但是剧作家因为本身有家室,和缪斯之间所产生的感情毕竟有距离,再加上相对保守的处理,至少从笔者个人而言无法完全获得观感和情感上的双重认同。【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是一个没什么门槛的观影团,只要你热爱电影,善于交流,那么你就来吧,我们在这等着你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入团请Call@143.入团请Call@143.入团请Call@143.、、、【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历届周限定长评请戳这里~【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第三届电影节主竞赛片单~【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第三届电影节特别展映~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猜你喜欢

          统计代码

          RSS订阅 - 百度蜘蛛 - 谷歌爬虫 - 网站地图